主頁 | 要聞 | 華州點滴 | 僑社新聞 | 財經 | 美國新聞 | 臺灣新聞 | 香港新聞 | 中國新聞 | 綜合新聞 | 華州郵報
醫藥 | 女性新知 | 資訊科技 | 運動新聞 | 文艺副刊 | 生活時尚 | 綜合娛樂 | 工商消息 | 西雅圖新聞報系簡介與聯繫方式
台灣科技連結西雅圖 AI 高峰論壇 產學代表齊聚華大 激盪創新思維
所有出席AI高峰論壇的嘉宾代表大合影

(周曉璇撰稿)2025年6月7日,「台灣科技連結:西雅圖 AI � 創新論壇」(Taiwan Technology Connect: AI � Innovation in Seattle)於華盛頓大學 Kane Hall 圓滿舉行。
西雅圖作為全美第二大 AI 生態熱點,擁有超過 400 家 AI 公司、200 支新創團隊,近十年吸引超過 40 億美元投資,成為全球智慧科技創新的關鍵據點。
此次論壇由西雅圖台灣科技人社群自主發起,結合台灣與美國學術界、產業界及新創圈力量,共同參與。 活動獲得駐西雅圖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西雅圖華僑文教服務中心、駐舊金山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科技組(簡稱舊金山科技組)、北美洲台灣工程師協會總會等單位大力支持。組織單位還包括華盛頓大學A3D3(AI加速數據研究院)、華盛頓大學台灣教職員工協會、駐西雅圖區的台灣大學校友會、成功大學校友會、清華大學校友會、交通大學校友會、太平洋西北臺灣人生物醫藥協會以及西雅圖台灣商會。 論壇內容涵蓋開幕致詞、四場專題演講、晚宴交流與三分鐘創意簡報,現場討論熱烈,充分展現產學研跨域合作精神,為台美科技創新注入新動能。
A3D3所長徐士傑代表主辦單位開場,為活動定調,強調發揮西雅圖AI新創優勢,並思考建立台美科技合作新平台。華大國際長 Ahmad Ezzeddine 隨後致歡迎詞,感謝現場諸位貴賓蒞臨;舊金山科技組顏宏偉組長也在會中致詞,期許台美科技交流更上層樓。僑務委員溫再興亦專程與會支持,台灣大學校友會會長吳小燕則於現場呼籲,鼓勵與會者共同推動台美兩地在人工智慧創新與產業合作上的深化發展。
國科會兩大計畫展示台灣高端人才全球布局
顏宏偉組長介紹國科會兩項重要海外人才支持計畫,其一為「量子科技千里馬計畫」,針對博士生與博士後提供高額補助,以延續其參與量子科技專案之研究能量。補助金額最高每年可達台幣 150 萬元,支持赴國外或返台研究合作。另一為「X Talent Program」,提供具潛力的年輕專業人才赴海外計畫在台灣成立資公司的企業實習一年,每人可獲最高 150 萬元補助,繼而回台創立子公司。兩項計畫為台灣未來科技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第一場演講:黃正能教授剖析 AI 感知與生成智能未來
來自華盛頓大學電機與計算機工程系的黃正能教授,亦為跨太平洋 AI 計畫共同主持人,帶來主題為〈AI 學術前沿:洞察與創新〉的演講。內容涵蓋感知AI與生成式A之區分,深度學習模型(如 AlexNet)對影像辨識的貢獻,以及 AI 未來研究重點,包括AI代理、健康老化、氣候永續、可信任 AI 等。他也提出當代挑戰:運算資源需求劇增、價值觀對齊(superalignment)與倫理偏差。黃教授提醒,AI 發展應兼顧效率與人性,以達成永續共存的未來。
第二場演講:Kevin Tseng 展示 AI 決策落地的關鍵拼圖
Atomrock 創辦人暨執行長 Kevin Tseng 指出,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效率革命,將讓個人、企業乃至國家在短時間內實現數倍生產力的飛躍。 Atomrock 自 2024 年起投入 Model Context Protocol(MCP)研發,串接不同領域的專業 AI 模型,透過 AtomCloud 與邊緣 AI 設備,實現 AI 即時決策與物理行動的落地應用。配合 AWS 在台灣資料中心的設立,Atomrock 也在(6/6)同步啟動台灣本地 AI Cloud,回應企業與政府對資料主權與在地 AI 能力的需求。 Kevin 強調,Atomrock 將持續推動「垂直深化 � 水平整合」策略,成為未來 AI Agent Ecosystem 與現實世界之間的橋樑,並呼籲產官學共同打造具備開放性與專業深度的 AI 經濟環境。
第三場演講:YC 鍾淵州分享如何打造支援自助看房與營運自動化的 AI
房地產平台 Lubn Inc. 創辦人暨執行長鍾淵州分享如何解決房地產看房流程仰賴人工、效率難以擴展的營運痛點。Lubn 所開發的平台整合自助排程、門禁控管、身分驗證與合約簽署,打造 24 小時無人自助看房體驗,並由 AI 助理即時回覆問題,讓房仲能專注於更高價值的任務。透過流程自動化與 AI 聊天紀錄分析,平台可協助業者更快掌握客戶意圖、提升服務效率與成交率。該系統已應用於房仲、租屋平台與房產協會(如 MLS),並獲 CES 創新獎,持續拓展北美市場。
第四場演講:Philip Tsai 博士分享 AI 賦能精準藥物研發
Immunome 首席技術長 Philip Tsai 博士介紹多項新興生物療法,包含抗體藥物(MAbs)、雙特異性抗體、抗體藥物複合體(ADC)與 CAR-T 細胞療法。他指出,新藥從研發到上市平均需時 10~15 年,成本高達數十億美元,成功率不到一成。因此,利用 AI 技術縮短藥物篩選、強化靶點分析成為未來關鍵。Tsai 博士列舉多項由西雅圖與 Bothell 出發的藥物已獲全球採納,強調「AI � 生技」正在改寫癌症治療與精準醫療的產業格局。
壓軸三分鐘創業簡報發表:
在壓軸的九場 3 分鐘創業點子簡報中,來自台灣年僅 14 歲的謝昀芸(Patricia Hsieh)勇敢登台,以流利英文、清晰邏輯與真誠熱情,分享她對「為下一代打造更永續的水環境」的願景。她介紹其父謝文彬(Ben Hsieh)創辦的 AIpoint 臥龍智慧環境,如何運用 AI 技術於水處理與水資源管理,並已成功應用於台北市長興淨水場、台中科學園區污水處理系統、化工與半導體高科技製程等關鍵場域。該解決方案有效提升水廠運作效率,精準減少藥劑用量與碳排放,展現可國際擴展的技術價值。她特別強調未來希望將此創新方案推廣至美國與全球,協助各地邁向永續發展與智慧環境治理。最終,謝昀芸以全場最高票榮獲創業簡報大獎,展現年輕世代對全球環境議題的關注、科技應用的理解及跨文化溝通潛力,體現新世代面對環境挑戰時的勇氣與行動力。
結語:從西雅圖出發,連結台灣人才與全球未來
此次論壇不僅是技術的交會,更是台灣科技人才社群的一次自發集結。從 AI、房地產科技、生物醫療到國際人才政策,各領域講者展現深度與遠見,形塑台美科技對話的新橋梁。主辦單位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台灣與西雅圖的產學合作,協助更多新創與專業人才在國際舞台嶄露頭角。西雅圖,這個全美第二大 AI 就業熱點,將持續吸引世界目光;而台灣的聲音,也將在這座創新之城中,被更多人聽見。
更多詳情,參考活動網址 https://indico.cern.ch/e/TWAISeattle

Copyright © 2002-2022 Chinese Seattle New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