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根》音乐会在Trinity Church Seattle成功举办,呈现不一样的神秘中国湘西 艾岱萱:乘着音乐的翅膀
|
近日,来自中国湖南的年轻作曲家艾岱萱携带其创作的民族音乐《湘西民歌》,在西雅图与Sound ensemble合作成功首演《深根》主题音乐会,让中外听众耳目一新,掌声经久不息。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10月7日,美国西雅图Trinity Church Seattle奏响了《深根》音乐会。 小提琴的悠远乐声、双簧管的如泣如诉加上号声灌耳,弦乐器和木管乐器在听众脑海里呈现一幅幅画面:一位声音清亮的女孩站在山顶上,对着无边大地歌唱,歌声飞遍了葱翠的高山、金黄的田野、炊烟袅袅的村落;一位父亲对着身边的女儿不停吟唱;一对恋人在诉说分开时的悲伤与承诺…… 掌声响起来。 “来自中国湘西的音乐真是太美妙了,它触碰到我心中最柔软的那个部分,让人跟随着音乐走向感动。”一名美国观众说。 “打动我的,是那首湘西民歌《马桑树上搭灯台》,这首桑植民歌我从小就听过,今天这熟悉的旋律再度响起的时候,我的眼眶都湿润了。“一名华侨激动地说。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是这组音乐能够引起听众共鸣的主要原因。 艾岱萱介绍,这组《湘西民歌》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的旋律是基于湘西的一首山歌,表达了一个女孩对生活和村庄的热爱;第二乐章是她父亲经常哼唱且与她分享的一首民歌曲调;第三乐章包含两个同时演奏的旋律,一个来自第一乐章,另一个是湘西著名的民歌《马桑树上搭灯台》,讲述的是一对恋人分别时的诉说衷肠。 “这次音乐会的成功举办,我特别感感激指挥家Bobby Collin 和The Sound Ensemble,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鼎力相助,才有这次音乐会的成功举办。”艾岱萱说。 除了《湘西民歌》,当晚音乐会上,还演奏艾岱萱的Prelude、Fugue、Postlude三首作品,以及Ryan Hare的室内协奏曲。 “她的作品构思精巧、形式严谨、引人深思,融合古典与现代,兼具东西方文化,极富民族特点。”西雅图《深根》专场音乐会乐队指挥Bobby Colins是众多想对西方古典音乐中蕴含的中国文化元素,特别是湘西的元素的作品进行探索和表演的音乐艺术家之一。“艾岱萱是出色的艺术家,她的音乐蕴含了西方古典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尤其湖南湘西的元素。”Bobby Colins说。 接下来,艾岱萱的作品继续在2023 National Orchestral Institute+Festival(美国管弦乐学院音乐节)上继续扩展着她在音乐界的成就。 今年11月和明年2月春节期间,艾岱萱的最新作品将由鲍德温华莱士交响乐团和印第安纳大学新音乐团演奏。
神秘湘西,将持续融入她的音乐创作
艾岱萱是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博士生、印第安纳大学音乐理论系助理教师、雅各布作曲学院的教师。曾受邀担任2022年“阿斯彭音乐节”和2023年“美国管弦乐学院音乐节”的作曲家。 她的妈妈是一名记者,但小岱萱并没有跟从母亲的足迹走上新闻之路,而是与音乐结缘,自5岁用小手触摸黑白琴键,从此没有离开。 艾岱萱的妈妈成姿璇介绍,开始“女儿走上音乐这条路与幼时的兴趣以及生活经历密切相关。5岁时,小萱开始练习钢琴,小学就读中国著名的武汉音乐学院附属小学专攻钢琴。闲暇时,父亲艾明喜欢带着岱萱前往湘西,走访当地艺术家和民间歌手,搜集和整理一些民歌,小萱则会安静地坐在旁边听得入迷。 “我们当地有一句谚语是‘若一个人能走路,他就能唱歌。’”艾明笑道,唱歌是湘西人日常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对湘西民歌有着特殊的情怀,“女儿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进行民族音乐的挖掘与创作,我一直为女儿感到骄傲。”父亲艾明说。 艾岱萱还是一名钢琴家,大学期间曾主修钢琴表演,之所以选择作曲,是因为她“想创作更多自己内心想表达的东西,在音乐作品中可以融入更多的中国元素。” “作为湖南妹子,我对湘西的神秘和动人情有独钟。湘西的张家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大庸阳戏、土家打溜子、江永女书、侗族大歌、苗族鼓舞、桑植民歌等,这些文化遗产一直磁铁般吸引着我,我将在接下来的音乐中做更多的探索和演绎。”艾岱萱说。 一个从小与钢琴结缘的湖南女孩,一个有志于在世界舞台展示音乐才能的中国钢琴家、作曲家,未来的路徐徐展现,她将带着激情与自信,创造惊喜更多的与奇迹。
|
|